形势政策

重点新闻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学习会议

9月11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召开学习会议。校党委书记孙国华主持。 会议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传达有关文件,观看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片。 孙国华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动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性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的政治任务。要深刻领悟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上来,以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要推动正风肃纪反腐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一体贯通,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把党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让党纪学习教育中焕发的精气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校级领导,党委委员,各二级党组织书记,机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张佼 审核:燕福民)

综合新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耿显家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9月13日上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耿显家、《中国社会科学报》陕西记者站站长陆航等一行来校调研座谈。校长范九利出席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主持会议。 范九利对耿显家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学科特色、师资队伍、专业设置与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情况,希望校社今后在学科建设、学术成果出版、重点项目申报等方面加强合作,围绕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做好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密切交流、创新合作,合力推出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有前瞻性、有创造力、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耿显家介绍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总体情况及此行调研目的,并希望通过本次座谈交流实现双方在图书出版、重点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合作共享共赢。 科研处处长李瑰华介绍了学校科研总体情况和成果出版方面情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社长郑庆寰、国际分社社长李延玲、区域国别学分社社长张晓莉分别就重点项目申报与出版、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合作以及皮书、集刊出版情况分别作介绍。 学校党政办、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研处、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图书馆等单位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交流。 (供稿:科研处 撰稿:陈卓 审核:李瑰华)

校园动态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9月13日下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中心组(扩大)在学院会议室召开学习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科级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寇汉军主持。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会议传达了9月11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精神,就学院相关工作作了安排。 会议强调,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的政治任务,学院各党支部要迅速行动起来,全面准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上来。 会议要求,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扎实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通过多种形式做到学习培训全覆盖,引导广大干部师生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教育强国建设的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撰稿:李彧嘉 审核:寇汉军)

学术频道

王瀚教授出席中国国际私法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

7月16日至7月17日,中国国际私法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与国际私法的作用论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主办,喀什大学法政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司法机关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我校国家智库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王瀚教授应邀出席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肖永平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王淑梅,喀什地区行署副秘书长刘忠,喀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买买提明·木沙,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会长黄进出席开幕式分别致辞。 黄进主持大会主题报告会,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沈红雨,外交部条约法律司胡镔参赞,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亚太区域办事处代表、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赵云出席大会分别作《以高质量涉外审判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涉外法治建设 助推国际司法发展》和《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及其公约立法新进展》主题报告。大会分设23个专题召开研讨会,王瀚主持了第六分论坛《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专题研讨并作会议总结。 大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本卷年刊专设悼念刘振江教授专栏,分别刊发了王瀚与博士研究生贾乔撰写的《论刘振江先生的法学思想》和我校刘学文副教授和硕士研究生戚师瑜撰写的《“小国际私法”理论的价值省思及其方法论再倡导—论刘振江教授的国际私法思想》纪念文章。 本届年会汇聚了国内外国际私法领域的专家学者、实务精英、政府和国际组织代表等各界代表,收录论文近180篇。年会设置了二十三个研讨专题和一个专题讲座,与会代表们探讨了国际私法领域的前沿问题,为国际私法研究与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和思想。 (供稿:国际法学院 撰稿:王瀚 审核:李立)

媒体报道

【西安日报】魏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部署,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这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脉相承,又结合新阶段新形势进行了创新发展,成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首先,要深刻洞悉创新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深刻认识三者的不可分割性,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人类现代化历程表明,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统一于创新,三者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创新发展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是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的主阵地;科技助力教育改革发展创新,提升教育水平;人才是教育和科技进步的智力支撑;三者之间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互为支撑,必须一体部署、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其次,要充分认识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战略意义和内在要求。迈上新征程,以改革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尤为迫切。 ——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战略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方能走出一条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浪潮、把握历史主动的必然要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突飞猛进,既是科技实力、人才实力、综合国力的比拼,更是制度机制的较量。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发挥制度优势,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贯通;教育、科技、人才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要“三位一体”推进改革,从体制机制上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再次,要构建协同联动的重点任务落实机制。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突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要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着力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二要紧盯拔尖创新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加速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模式;三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方面建立突破计划,培养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聚焦破解产教深度融合这一难题,推进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试点示范和标准建设;四是要着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的组织机制。坚持“四个面向”,构建适应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型举国体制、适应科技强国建设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在事关占领科技制高点的关键领域发挥好国家实验室核心和龙头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加强建制化体系化科研攻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担当好基础研究主力军,合力产出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基础性战略性成果;在事关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必争领域,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对创新链产业链的牵引整合作用。二要优化国家科技资源统筹配置。实行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分类管理的组织模式,建立地方、企业重大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新机制。健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基础研究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和组织化实施,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三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源头创新能力,提升原始性颠覆性创新成果供给能力;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四是加强制度性开放,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要着眼加快形成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的有效机制,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二要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 (作者系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西安日报】魏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https://xafbapp.xiancn.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50697/6968983.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