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常安参加省委统战部举办的“同心聚·半月谈”暨“秦知园”读书沙龙

  • 2025年07月20日
  • 党委统战部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7月16日,省委统战部在西安举办第十期“同心聚·半月谈”座谈会暨“秦知园”读书沙龙。我校无党派人士、副校长常安应邀参加。

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读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及无党派人士工作的重要论述摘编。

常安作为省级无党派代表人士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他表示,作为无党派人士,要坚持以党为师、不忘合作初心,立足本职岗位,深耕专业领域,坚定不移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者、推动者、维护者;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社会服务,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彰显无党派人士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建设和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刘贝贝 审核:马玲)

相关新闻

  • 雁塔区第一届集体协商竞赛在我校举办

    7月18日,由西安市雁塔区总工会主办、我校承办的雁塔区第一届集体协商竞赛在我校雁塔校区圆满落幕。西安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副部长杨波,雁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张苗苗,雁塔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范靖,我校工会主席戴鲲出席活动。雁塔区人社局、工商联、我校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雁塔区基层工会干部、企业职工代表等150余人现场观摩。 竞赛聚焦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与技能人才薪酬协商等前沿议题,设置预赛、决赛两阶段。经过激烈角逐,4支队伍从10支代表队中晋级决赛。决赛现场,选手们围绕技术工人薪资调整、职工子女托管等民生热点,分饰劳资双方展开专业博弈,通过政策解析、数据论证与情理交融,生动实践了“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聚力”的协商智慧。 由我校专家及陕西省工运学院组成的评委团高度评价竞赛实效,强调本次活动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下一步,我校将以本届竞赛为契机,持续发挥法学教育与科研优势,推动集体协商机制向专业化、规范化纵深发展,为区域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贡献智慧力量。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吕叔阳 审核:杨华)

    2025-07-19
  • 我校组织统战成员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7月11日,党委统战部组织学校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留学归国人员等统一战线各界代表,赴关中革命纪念馆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关中革命纪念馆全景式展现关中地区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英勇革命的伟大历程,着重展现了习仲勋同志光辉的革命生涯和崇高风范,更生动展现新时代陕西广大干部群众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实践成果。 在关中革命纪念馆,大家依次参观了“创建关中革命根据地”“领导群众运动”“团结各界力量”三大核心展区,通过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场景复原等载体,深情回顾了关中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革命的伟大历程,认真体悟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和崇高品格。 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这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铸魂之旅。更加坚定了“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决心,赓续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对革命先辈的敬仰转化为学习、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贡献统战力量。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刘贝贝 审核:马玲)

    2025-07-14
  • 我校举办“‘两个结合’与哲学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探讨“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7月12日,陕西省哲学学会2025年高端论坛——“‘两个结合’与哲学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雁塔校区举办。此次会议由陕西省哲学学会和我校共同主办、我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来自我校和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我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燕福民,陕西省社科联社会组织管理部二级调研员刘瑛,陕西省哲学学会会长曹飞教授分别在会议开幕式致辞。 会议主旨发言阶段,我校资深教授赵馥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点”问题》为题,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共通性,并进一步论证了二者相结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更好地结合。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两个结合”与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融合等话题。 在分论坛交流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两个结合’的方法论意义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阐释”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此次学术研讨有助于深入理解 “两个结合”和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撰稿:黄荣毅 审核:寇汉军)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