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两个结合’与哲学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

  • 2025年07月14日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探讨“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712日,陕西省哲学学会2025年高端论坛——“‘两个结合’与哲学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雁塔校区举办。此次会议由陕西省哲学学会和我校共同主办、我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来自我校和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我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燕福民,陕西省社科联社会组织管理部二级调研员刘瑛,陕西省哲学学会会长曹飞教授分别在会议开幕式致辞。

会议主旨发言阶段,我校资深教授赵馥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点”问题》为题,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共通性,并进一步论证了二者相结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更好地结合。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两个结合”与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融合等话题。

在分论坛交流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两个结合’的方法论意义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阐释”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此次学术研讨有助于深入理解 “两个结合”和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撰稿:黄荣毅 审核:寇汉军)

相关新闻

  • 我校开展2025年暑期“送清凉”慰问活动

    7月16日,我校开展2025年暑期“送清凉”慰问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代表学校在长安、雁塔校区分别看望慰问暑期仍坚守一线工作岗位的干部职工,为他们送去学校的关怀和夏日的清凉。  张军政深入各工作岗位,与在岗员工亲切交流,向在高温酷暑下仍然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表示慰问,并叮嘱大家要劳逸结合,注意防暑降温,确保健康。他同时勉励一线员工,希望大家继续发扬敬业奉献精神,坚守岗位,时刻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理念,以严谨、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做好暑期校园安全保障、后勤服务、工程建设、招生录取等各项工作,确保学校暑期各项任务平稳有序推进,为新学期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校工会、招生就业处、保卫处、后勤保障处、基建处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一同参加慰问。  (供稿:校工会 撰稿:韩惠于 审核:戴鲲)

    2025-07-17
  • 我校师生参加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国际私法与中国式现代化”论坛

    7月12日至13日,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国际私法与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主办,成都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司法机关的四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我校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超汉教授,《法律科学》副主编孙尚鸿教授,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翁杰教授、张丝路博士、刘静博士及博士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肖永平主持,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朱明,四川省法学会副会长、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秦海,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黄进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黄进主持大会报告,大会分设17个专题研讨会,张超汉、孙尚鸿分别在“人工智能与国际私法”专题和“跨境数据流动与国际私法”“跨境电商平台规则”专题担任与谈评议人,博士研究生石文慧在“数据跨境流动与管辖权”专题作《数字丝绸之路背景下民航数据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的汇报。 年会闭幕式环节举行了“2024 年中国国际私法优秀学术成果奖”颁奖仪式。张超汉、张丝路荣获中国国际私法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博士研究生贾乔荣获费宗祎青年国际私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会议期间,我校师生深刻讨论了国际私法领域的前沿问题,为国际私法研究和发展贡献宝贵智慧和思想。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关注国际私法的新发展,以创新思维推动国际私法学科建设,为构建更加完善的涉外法治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石文慧 审批:李立)

    2025-07-17
  • 我校射艺队在第7届中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锦标赛(传统弓赛区)再创佳绩

    7月6日至12日,第7届中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锦标赛(传统弓赛区)在广西梧州市举办。本次比赛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射箭(射艺)分会执行,共吸引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42所高校约350余名运动员参赛。我校共派出8名运动员参赛,参赛队员历经5天的顽强拼搏,以精湛的技艺和坚韧的意志荣获多项佳绩,其中女子个人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为我校再添殊荣。 (供稿:体育部 撰稿:王永建 审核:翟水保)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