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港澳青年学子参观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校史馆,聆听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发展史。袁大维 摄
本报记者姜争民通讯员杨勃陈梦琦
7月14日,2025年“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在京举行开幕式。本次交流周活动由中国法学会主办,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西安市法学会承办,来自香港、澳门的法学院系学生和青年律师,在北京和西安两地参加法律相关活动。
7月16日,古城西安烈日炎炎,近百名港澳与内地学界大咖、青年学子齐聚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在校长范九利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与阵阵掌声中,开启了2025年“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动的西安之旅。
在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校史馆与博物馆,港澳学子们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中,触摸着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80余年的办学脉络,从红色法治基因到现代法学教育成果,深厚的历史底蕴让不少人发出感慨。“踏入校园就被这份厚重打动,校史里藏着中国法治发展的缩影。”香港大学学生张俊乐说。
在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诚意楼,五间配备先进设备的智慧教室,成为此次交流的重点场域。大家围绕涉外法治、检察协作、宪法学体系、法学教育对比、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五大议题,展开了一场场高密度的思想对话。每个小组由1名专业教师引导15名学生,从议题背景解析到观点自由交流,学术氛围浓烈而鲜活。
在“涉外法治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议题组,国际法学院讲师、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刘静深入剖析了涉外法治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的现状与挑战,并分享了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与港澳高校在此领域的经验与创新。
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刑事法学院副院长谭堃聚焦“检察公益诉讼的区际协作”,从实践难题到解决方案,为三地法律合作提供了新思路。“第一次来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就被这里的专业打动。”澳门科技大学学生朱慧欣坦言,此前对“检察公益诉讼区际协作”知之甚少,经老师结合案例的通俗讲解,不仅厘清了概念,更对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的教学实力印象深刻。她笑着补充:“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西安,历史底蕴太迷人,让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千年古都西安的印象。”
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行政法学院副院长井凯笛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分享中,强调了本土法学理论的重要性。其研究成果让张俊乐深受启发:“老师对宪法体系的解读,帮我打通了很多之前模糊的认知,原来法理背后藏着这么深的文化逻辑。”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发展路径对比”议题前,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国际法学院副教授贺小丽用翔实的数据与案例,解析了内地与港澳在法学教育模式、职业资格体系上的异同。香港中文大学学生洪籽晴听得格外专注:“老师用半小时拆解两地教育差异,从课程设置到职业选择,全是我们关心的细节。同学间的讨论更有意思,不同视角碰撞出好多新想法。”她坦言,一个小时的交流太短,真想再多听一会儿。
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民商法学院副教授陈凌云则围绕“民法典时代复合型法律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分析了新时代对法律从业者的能力要求。澳门大学法学院学生梁梦婷在听完分享后,对“五院四系”中的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的底蕴有了更深体会:“老师讲的复合型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和澳门的法学教育侧重点很不一样,这种对比让我看清了自己的短板。”
经过一天的深入研讨,每个小组均形成3项核心共识,由港澳与内地学生代表共同汇报。从“加强区际法律人才联合培养”到“建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从“深化法学教育数据共享”到“推动‘一带一路’法治合作”,这些共识既立足学术前沿,又紧扣现实需求。
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国际法学院学生王怡辰坦言:“这次交流周通过与港澳同胞的深入交流,不仅深化了对法治融合发展的认知,提升了专业素养,更深刻感受到青年法律人的深厚情谊。”
“交流周虽短,却让我们看到了三地法律体系的共通与互补。”参与总结的香港学生代表潘婧说。
7月16日至18日,港澳青年学子还走访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仲裁委、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等地,领略了西安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
【西部法治报】一场跨越三地的法律对话——2025年“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动走进皇冠crown·(中国)官方网站https://esb.xbfzb.com/h5/html5/2025-07/19/content_20399_2419520.htm